温度流量一体式传感器的使用需重点关注安装规范、接线方式及后期维护,以下是具体操作指南:
一、安装注意事项
流体方向校准
确保传感器外壳的流向箭头(如"flow"标识)与管道内流体实际方向严格一致,反向安装将导致测量失效。
密封防漏处理
出厂配套的垫片仅用于转接头与管道间的密封,禁止加装在传感器与转接头之间,否则可能引发漏水。
安装时需均匀紧固螺母,避免因受力不均导致密封失效。
探头深度控制
热导式流量探头:需确保探头底部完全浸入液体,接触高度≥10mm(因发热元件距探头底部约8mm);若安装后探头过短(如三通连接时因转接头导致插入深度不足),需更换长探头型号或优化管路结构。
防顶管保护:旋紧螺母时若遇明显阻力,可能因探头过长顶到管壁,需增加垫片、加高转接头或更换短探头型号。
二、接线与供电配置
接线规范
根据传感器接口标识连接导线(如PT1000温度模块可采用三线制消除引线电阻误差)。
穿线后需拧紧固定螺丝,确保连接稳固无松动。
电源管理
一体式传感器通常内置电池(如3.7V锂电池)或外部直流供电,需核对工作电压(默认26mA/0.4W)。
支持UDP数据主动上报,可通过微信小程序远程配置上报间隔(默认30分钟,范围5-60分钟)。
三、使用环境与维护
环境适应性
避免强电磁干扰、剧烈振动及超出工作温度范围(如涡街流量计适用-20℃~+250℃)。
防水型号需定期检查外壳密封性,高湿度环境建议每周外观巡检。
校准与保养
定期校准:工业场景每6个月校准1次,校准需对比标准温度计并建立补偿模型。
清洁维护:使用去离子水与软毛刷清理探头附着物,禁用有机溶剂;清洁后需彻底干燥。
传感器检查:每月监测阻值漂移(年漂移率应<0.5%)及响应时间(升温至50℃需≤5秒)。
四、典型应用示例
冷水机组监控:将传感器安装于循环管路,通过超声波流量计同步采集温度与流量数据,配合智能积算仪实现能效优化。
关键提示:探头深度不足或密封不当是常见故障原因,安装后需进行通电测试,观察输出稳定性。长期停用时建议断开电源并干燥存储。